惠若琪:中国女排队长
惠若琪,1991年3月4日出生于辽宁大连,女子排球运动员。凭借在2006-2007赛季全国女排联赛中的出色表现,16岁时进入中国女排集训大名单中,陈忠和对这个女排新星充满期待。2010年王宝泉任国家队主教练,首发几场比赛后便在世界女排大奖赛澳门站两次左肩脱臼受
惠若琪个人资料
中文名:惠若琪
外文名:Rachel Hui
别 名:小惠,惠美丽,惠给力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辽宁大连
出生日期:1991年3月4日
毕业院校:南京29中、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身 高:192cm
体 重:78kg
运动项目:排球
专业特点:攻防平衡,最擅长拐直线
主要奖项:2011、2015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
主要奖项:2011女排世界杯赛季军、2014女排世锦赛亚军
2009、2010瑞士赛最佳一传
2011俄罗斯总统杯MVP
2012伦敦奥运会最佳发球并列第一
重要事件:2007年第一次入选中国女排国家队
2012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2013年担任中国女排队长
场上位置:主攻球衣号码12号(2013年至今)
俱乐部队:江苏女排
扣球高度:315cm
拦网高度:310cm
运动状态:现役球员
星 座:双鱼座
早年经历
初识排球
惠若琪属相羊,外婆有几分迷信,认为属羊的女孩命苦,便给她起了个乳名羊羊。因为这样一来,有三个“羊”了,谐音为“三阳开泰”,就会破解命运,否极泰来了。小时候,惠若琪不喜欢运动,连女孩子常做的跳绳、跳皮筋等游戏都从不问津。由于个子高,小若琪更显得瘦弱。父母一合计,孩子像“羊”一样温顺怯弱可不行,要设法让她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1999年因父亲工作调动, 8岁的惠若琪随家人移居南京,同年8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惠若琪接触到了排球。
小学三年级,她参加了中山东路体校业余训练后,又一次成了“插班生”。初入队时,“老”队友已经能双手掂球二三百个,而她,只能掂三两个。
这时候体校排球教练的训练非常严厉,而惠若琪却知难而进,一次,她发烧40℃,妈妈主张她上医院看病,她却坚持要上体校。最后,妈妈妥协了。有一次,隆冬的下午风雪交加,妈妈说:“今天不会有人去训练了,你也休息一下吧。”她说:“不!我要去”。爸爸接过话茬:“再说教练也不一定在啊”。“不,教练会在的”。看着一脸自信的女儿,爸爸只好小心翼翼地驾车送她去体校。果然,教练在,而学生只有惠若琪来了。那天师徒对练,她爸爸做了观众。
中学练球
上了初中,惠若琪显得更懂事了。她在排球训练和文化学习上,都变得更主动,目标更明确了。一开始,她以主攻为目标,结果几个月下来,她取代了主攻手。紧接着,她以队长为目标,结果一年下来,她成了队长。冯教练深有感慨地对队员讲,训练要想出成绩,一在坚持,二在有追求目标。惠若琪能够取得优秀成绩,就在于她能做到这两点。
随着惠若琪球艺的提高,她经常被选拔参加国内外赛事,有时一去半个多月。包括平时训练占用的时间,她用在文化课上的时间,只有同学的50%。然而,惠若琪“不服输”,她不仅要用排球证明自己是强者,还要用学习成绩证明自己并非弱者。要外出学习,她预先找到几门文化课老师,带上有关参考资料和作业,训练之余时间自学。正因为如此,她文化课成绩才能由全班最后一名跃入第一名。
初中这几年,惠若琪经受了更大的考验。一次练球还没结束,她突然觉得呼吸困难,嘴唇发青。送到医院一检查,怀疑为心律不齐。父母听了忧心忡忡。那天晚上,母亲劝女儿:“孩子,不要练球了。你心脏不好,练球有危险。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呢?”“不,我要练球。不练球,我宁愿去死!再说,家中不还有妹妹吗?”话未说完,母女俩抱头痛哭。后来,父母又为惠若琪作了进一步检查。检查结论是并非病态,是发育过快引起的,只要注意调养,是可以消除的。后来,惠若琪球照打,“心律不齐”现象也消失了。
一次,江苏队和客队在南京对垒。许女士也前往为女儿助战。突然,女儿扑地救球,一个手指甲抢翻过来,当时鲜血直流。教练及时换下她,母亲忙陪她在场外作简单包扎。简单地包扎后,本该去医院治疗,而她硬是坚持着返回球场。此时,江苏队的积分明显下降,教练看惠若琪返回,如见救兵,便问她能不能再上场。她一听,强忍疼痛点了点头,又上场拼搏,扳回了比分……
入选省队
2006年,她以优异的成绩入选江苏队一队。起初,她只是一队借用。然而,赵金才教练大胆起用她,一试,还行!很快,她便成为主力队员。她虽然有1.92米的个头,然而年龄还小,力量似乎不够强。不过,她的球感好,投球动作到位,讲究技巧,常能克敌制胜。班主任李淑英老师也是她的球迷。她评论说:“惠若琪是用脑子在打球”。
进入江苏队以来,频频参加各种赛事,因而便引起了国内外排坛的关注,网上对她的评论多起来了。许多赞美之词这里不必多说。但是有一个专家的评论值得一提:“这个女孩上场,一脸的笑容,一脸的自信,令人鼓舞。我们姑且不必说她球打得如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给江苏队带来了好运。”是的,她进入江苏队,江苏队确实时来运转。
2006年全国女排职业联赛,江苏获得7年来最好的成绩:季军。
2007年的春天,惠若琪也迎来了自己排球事业的春天,入选国家女排。
国家队经历
2006-2007联赛中,当时只有16岁的惠若琪就被陈忠和相中,出现在2007年中国女排集训大名单中。
2008年,再度招入了惠若琪。
2009年,惠若琪入选蔡斌执教的国家女排,那时18岁的惠若琪依然是一名替补。
2009和2010年瑞士女排精英赛,惠若琪在各项技术统计中名列前茅,连续两年蝉联最佳一传。
2009年6月瑞士女排精英赛是惠若琪第一次出国比赛,表现出色,获得最佳一传,逐渐在国家队站稳脚跟。
2009年6月意大利女排精英赛,首战中国队负日本队。舆论质疑中国女排,蔡斌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但他在次战对阵波兰队的比赛中,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换下除王一梅之外的所有主力。惠若琪等人也获得了首发的机会,年轻就不怕失败,给了机会就一定要把握住。惠若琪没让自己失望,最终3比1击败波兰。全场最高的20分的进账,也让她成了中国队当晚逆转波兰的MIP。赛后,国内主要的几大媒体,甚至将其称为“逆转之战挺身而出的得分王”,对她的评价是“为低迷的中国女排主攻带来希望”。
2009年7月31日世界女排大奖赛开打。惠若琪继续扮演替补上场奇兵逆转的好戏。宁波北仑站中国对阵俄罗斯,新秀惠若琪第四局被替换上场发挥非常抢眼,中国女排3:2逆转俄罗斯女排。澳门站,对阵巴西一役,惠若琪险些再度帮助中国队逆转巴西,最终中国女排2:3惜败北京奥运冠军巴西。小惠在进攻上面对巴西这样的强队豪不手软,发挥出色,只打四局拿下17分,其中扣球拿下15分是全队最高的头号攻击手,而她出手仅仅为29次,成功率超越50%也是全队头名。惠若琪每次成功得分后激动的挥拳和欢呼也为球队带来了无限鼓舞。香港站,中国对阵波兰,惠若琪带着肩伤再度替补救场,帮助中国女排把比分扳平,而后遗憾地2:3输于波兰。但是,惠若琪全队第二高分13分,特别是第四局最后关头的三记重扣将比赛两次带入局点堪称亮点。此后,惠若琪由于肩伤休战,无缘了在日本进行了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
因为自己的出色发挥,惠若琪从当初报不上名的“球童”,赢得越来越多的出场机会,甚至坐稳首发,她在蔡斌心中的位置和作用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新人惠若琪敢打敢拼两次获得首发机会,但是关键时刻失误较多让她体会到了成长的代价。作为中国队主攻线上技术和高度结合最好的选手,她的发展潜力极大,已经成为主力替补选手。
2010年,在2010世界女排大奖赛受伤倒在赛场上,而带去参赛的队员居然找不到能接6轮一传的主攻替补,结果整个2010-2011赛季国内联赛和广州亚运会惠若琪全部缺席,还缺席了2010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导致国家队战绩不佳,跌到历史最低谷第10名,不说惠若琪在世锦赛就能打到世界一流强队的位置,但至少不会低到第10名。
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后王宝泉离任,俞觉敏又挑起国家队主教练大梁,惠若琪也伤愈复出,复出后的她状态恢复还是不错,在国际比赛中,惠若琪的发球还不错,她是上手飘结合找人的发球居多,很多发球都注意对手的后排站位,利用发球落点的变化避开自由人接发球区域,而是主要冲击后撤接一传的前排主攻,这样可以利用发球破坏其进攻节奏,弱化前排强攻的威胁。惠若琪在端拦网上表现突出。欧美球队主要的进攻点体现在强力接应1,2号位的进攻,惠若琪与其隔网相对,面对欧美接应的强势进攻,惠若琪通常能够有正确的预判和准确的起跳时机以及合理的拦网手型,多数时候将对手在1,2号位的调整强攻卡在自己的十指关下,并且也多次有效地将欧美球员副攻背飞战术进行封锁。
2011年复出后的惠若琪,可以说是中国女排的支柱,是中国女排攻防转换的核心,状态不错很快坐稳一个主力主攻位置。2011年世界杯中,中国女排获得铜牌,成功挺进伦敦奥运会,惠若琪作为场上的主攻手功不可没。在赛后的各项技术排名中,在得分榜上位列第6(队内第1),最佳扣球榜上位列第11(队内第2),最佳一传榜上位列第4(队内第1)。在中国队的11场比赛里,有6场是全队得分王,其中对美国25分,对日本23分,对意大利18分;其中在对日本的一场关键的战役中,惠若琪被评为当场最佳(MIP)。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在死亡之组中,以小组第二出线中国女排在1/4决赛不敌日本队,最终只获得并列第五名。2012年这一年中惠若琪因为体力问题,状态起起伏伏,在与一些球队的交手中也有受挫。在伦敦奥运会的单项技术排名中,最佳得分第9(队内第1),最佳一传第6(队内第1),最佳发球第1。在2012年中国女排的最后一项赛事女排亚洲杯中,荣膺最佳发球和最佳一传。
2013年,郎平执教中国女排,惠若琪担任了新一届中国女排的队长。在2013年的世界女排大奖赛上以4胜1负的战绩获得亚军。
2014年女排世锦赛,惠若琪作为队长率领中国女排,与队友一起获得世锦赛亚军,创造了16年来的最佳战绩。和11年世界杯相比,惠若琪不再是队内第一得分手,但是她承担了中国队大多数的后排一传和防守任务,同时前排依旧要完成打调整攻和过渡球的任务。在赛后的技术排名中,惠若琪依旧是在三项技术排名中进入前十,最佳得分第9(队内第3),最佳防守第7(队内第1),最佳一传第3(队内第1)。对于这支中国女排而言,若比作一台机器,若缺少了惠若琪,这台机器将难以正常运转。
2015年亚洲女排锦标赛,中国女排以七场比赛只失一局的全胜姿态时隔4年重夺冠军,这也是惠若琪的第四届亚锦赛,继2011年夺冠后,2015年以队长身份再度夺冠。
2010瑞士女排赛
首战中国队迎战欧洲劲旅波兰队,尽管此次波兰队有几名队员没有参赛,但依旧保持了欧洲球队的一些特点,中国队稳扎稳打,打的很有耐心,3:0横扫波兰队,全队得分很平均,进攻打的很分散,其中惠若琪再次以14分,位居全队第一。
第二场比赛,中国队迎战2007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冠军荷兰队,全队核心弗莱尔也来到了瑞士参加比赛,国队以3-0完胜荷兰,迎来两连胜。中国队发挥了拦网的优势,进攻中两位主攻发挥出色,惠若琪获得14分位居第二。但是惠若琪这场比赛一传方面发挥的不够稳定。
第三场比赛,中国队再次碰到了老对手古巴队,但这一次,中国队却没能如此的幸运,苦战五局,第五局崩盘,以2:3不敌古巴队,尝到了第二场败绩。纵观整场比赛,中国队没能顶住古巴队强有力的发球,对于她们的网上强攻没有能够很好的遏制。惠若琪全场比赛进攻拿到20分,拦网3分,发球1分,再次成为得分王,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失误,比如说后攻踩线,在第五局也发挥一般;但是这也不能怪她,对于一名19岁的小将,确实再提如此高的要求就有点过分了。中国队以2胜1负的战绩结束了小组赛,获得小组第二,半决赛迎战另外一个小组的第一名俄罗斯队,俄罗斯队保留了几名强攻手,例如科舍列娃、法蒂娃,以及参加过北京奥运会的副攻手波罗达科娃。中国队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最终以3:1战胜俄罗斯队挺进决赛。这场比赛替补接应张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盘活了全队。惠若琪全场比赛得分12分。另外,美国队以3:0战胜了古巴队,这样中国队和美国队会师决赛。
决赛犹如半决赛的翻版,中国队同样是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以3:1逆转美国队,获得了瑞士女排精英赛的冠军。这场比赛,中国队表现出了高质量的一传到位率,以及一攻和反击成功率。全场比赛,全队多点开花,而惠若琪再次以27分成为全队的得分王,也是全场得分王,其中进攻51次扣球打中25个,成功率49.02%;一传方面表现也可圈可点,全场比赛43次一传,到位了36个,没有一次失误,不单单一传数量是全队最多,而且成功率达到了惊人的83%,为全队的多点开花的进攻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瑞士女排精英赛结束,惠若琪在各项技术统计中名列前茅,在一传排行榜上以64.05%的到位率,获得最佳一传奖,这也是2009年瑞士赛后,惠若琪连续两年蝉联本项赛事的最佳一传。另外,最佳得分排在第二位,最佳扣球排在第五,最佳防守排在第九。很好的体现了惠若琪攻防全面的特点。本次比赛后,惠若琪以自己的表现更加坚实了自己主力位置。不过,对于惠若琪而言,这样高强度的比赛,难免会出现疲劳,希望在接下去的集训中好好休整一下,调节自己的状态,注意一定不能有大的伤病,为以后的比赛有良好的表现继续努力。
附:2010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五场比赛惠若琪的技术统计:
第一场:中国VS波兰,得分14分(均来自于扣球,全队第一)
第二场:中国VS荷兰,得分14分(扣球12分,拦网2分,全队第二)
第三场:中国VS古巴,得分24分(扣球20分,拦网3分,发球1分,全队第一)
第四场:中国VS俄罗斯,得分12分(扣球11分,拦网1分,全队第四)
第五场:中国VS美国,得分27分(扣球25分,拦网2分,全队第一)
伤愈复出
惠若琪在中国女排的地位极其重要,以至于教练对其使用过度,保护不力,导致其突然受伤,整个2010-2011赛季的国内女排联赛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都缺席,惠若琪还缺席了2010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导致国家队战绩不佳,未能进入前8名,跌到历史最低谷。
惠若琪是手臂疲劳过度,无法举起,所以养伤养了将近一年。2011年伤愈,被新任国家队主教练俞觉敏招入队中,很快取得俞觉敏的高度信任,出任主力主攻手,坐稳了国家女排首发位置。
惠若琪归队后,帮助中国女排取得2011年6月国际女排精英赛舟山站和宁波北仑站两个冠军,连续六次战胜荷兰,古巴和多米尼加,取得六连胜好成绩。这六场比赛惠若琪是队内唯一的参加了全部比赛且场场首发的主力,并且多次成为得分王。
2011俄罗斯总统杯
中国女排在小组赛以3:0战胜了乌克兰,以3:2在友谊赛战胜了荷兰,在最后一场小组赛以3:1战胜了加莫娃缺席的俄罗斯队。在半决赛中以3:0完胜波兰队(其中第一局打到了35:33)。在决赛中经过五局苦战以3:2战胜了阵容不整的巴西队(其中第一局打到了37:35),第三次获得了总统杯的冠军。这对于正处于低谷和成长中的中国女排来说,真的是一场及时雨啊。
赛后,中国女排的当家主攻惠若琪,获得了“最有价值的球员(MVP)”称号,并且由前俄罗斯“咆哮”教练颁发了这个奖。
本次总统杯,从五场比赛的表现来看,惠若琪在攻防两端发挥稳定。其中,中乌之战,惠若琪全场获得13分,排名中国队第三。中荷友谊赛,中国女排3-2险胜,惠若琪全场砍下15分,位居全队第二。中俄之战,中国女排打满4局,惠若琪轰下23分,荣膺中国队得分王。中巴之战,五局球惠若琪在全队攻手都发挥的情况下,依然获得20分。基本上每场比赛,惠若琪得分都能上双,已经成为中国女排非常依赖的进攻点。
此外,惠若琪还在中国女排一传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巴之战,惠若琪一传46次,76%的起球率全队最高,受制于攻防转换,到位率稍逊,为37%。中俄之战,惠若琪38次接一传,又是全队最多,起球率高达82%。
2011女排世界杯
2011年11月,女排世界杯在日本开战,中国女排以8胜3负的战绩获得世界杯第三,直接获得伦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惠若琪在11场比赛中,能合理积极的调动自己的状态,在关键的比赛中都有出色的发挥。在中国队的十一场比赛中,惠若琪在六场比赛(VS意大利,VS日本,VS多米尼加,VS韩国,VS美国,VS德国)中位居全队得分第一,八场比赛得分上双,其中有两场比赛得分超过20(VS日本,VS美国)。在中国逆转日本的一场比赛中,惠若琪被评为当场最佳(MIP)。
那时惠若琪20岁,第一次参加三大赛,作为主攻手,在得分榜和一传榜上都进入了前十,体现了其在攻防两端技术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