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衣服为何越穿越少?
编辑:首席新闻菌2011-10-13 21:11:34
Style="text-align: center"> 炽热的盛夏,越来越多的女人穿得少之又少,甚至只有几片薄布碎衫遮羞(重点部位),给人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强奸”了无数我们的眼球,叫人不得不仔细探究,是谁让女人穿得越来越少?Style="width: 630px; height: 392px" />
古代的女子,尽管各个朝代所穿的服装不尽相同,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长”,长衣、长袖、长裙、长围巾,颜色上也无非就是黑、白、灰、蓝、红、花等几种颜色,就连比较开放的唐代,女子们顶多也就是穿穿半臂上衣。即使这样,也遭到宰相房玄龄的反对,这位房宰相认为半臂上衣是“轻佻之服”,特地把不穿半臂衣服写入了自家家法,可见当时就连穿半臂上衣都是非分之举。更有甚者,有人竟然把女人穿衣服上升到更高的高度,认为那些奇装异服是“妖服”,会招致亡国。由此可见古代女子在穿衣方面承受着多大的压力。
到了民国时期,具有封建叛逆思想的女学生在穿衣方面,给人们带来了一袭清新之风。她们春秋季穿一身淡蓝色旗袍,冬季是长棉袍外衬淡蓝色外罩,长围巾直垂至膝,夏天则身着月白竹布褂,下穿印度绸黑短裙,再加上齐耳短发,给人以宁静高雅不俗的感觉,极其符合人们对女学生的想象。
至于到了建国以后,女人的穿衣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特点可言。无非是蓝裤子、白衬衣、红裙子,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土气、保守、落后。记得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有两部带有“红”字的电影国人特别喜欢看,就是《红衣少女》和《街上流行红裙子》,两部影片都反映了当代女青年对美好生活(当然也包括时装美)的向往和追求。也就是从那个年代起,女人的穿衣渐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慢慢从“润物细无声”,变成了“乱花渐欲迷人眼”。
展开更多